日本诞生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延续“安倍经济学”面临挑战
日本政治迎来历史性转折,64岁的高市早苗在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首相。
10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获胜,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这位被称为“自民党充满活力的新面孔”的政治家,不仅打破了日本政坛最高职位的性别天花板,也标志着日本政治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01 历史性突破
在东京永田町,日本政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10月21日下午,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成功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
在众议院的首相指名选举中,高市早苗在465张有效选票中获得237票,超过过半数的233票。
随后的参议院选举中,她在第一轮投票未能过半,但最终在第二轮决选中获得125票,成功胜出。
高市的当选打破了日本政治界最高职位的性别障碍,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首相。
02 政治背景
高市早苗1961年出生于日本古都奈良,并非政治世家出身。她的父亲是丰田系公司的职员,母亲是一名警察。
学生时代的她个性鲜明,喜欢骑摩托车,还在重金属乐队里打过鼓。
高市早苗属于自民党强硬派,曾获前首相安倍晋三大力提携,以强硬保守立场著称。
她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经济方面,她反对日本央行加息,呼吁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
03 经济政策立场
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立场与“安倍经济学”一脉相承。她在选举竞选期间公开表示:“将通过大胆的公共投资积极提供财政支持,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其立场是,为提振经济,也认可发行赤字国债。分析认为,这与过去“安倍经济学”所采取的政策同出一辙。
“安倍经济学”是安倍晋三前首相为摆脱通缩,自2012年12月起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核心是所谓的“三支箭”,即大胆的金融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通过结构改革实现经济增长。
04 市场反应与隐忧
高市早苗将出任首相的消息传出后,日本股市应声上涨,但日元却加速贬值。
市场股价上涨的核心逻辑有二:一是与日本维新会达成联合政权组建共识后,政局层面的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二是市场对高市标志性政策——“财政扩张”的预期升温。
而汇率下跌来自于新首相的扩张政策可能导致通胀上升以及美日实际利差无法缩小。
截至2024年底,日本国家债务规模已高达约1317万亿日元,超过名义GDP规模的2倍。受高市将出任首相的预期影响,市场对财政恶化的担忧急剧升温。
05 内外挑战
高市早苗上任即迎来一系列严峻挑战。在国内,她需要迅速应对物价上涨问题,制定相关经济措施以安抚不满的公众。
此外,日本社会还存在出生率下降、劳动力萎缩及老龄人口激增的长期难题。
在外交方面,高市早苗将面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谈,以及即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她强硬的外交立场,也让外界质疑她处理与邻国关系的能力。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道,“可以说她(高市早苗)打破了玻璃天花板”。
《纽约时报》发现,高市早苗有许多女性支持者,她们希望高市早苗上台后,能帮助提升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随着高市早苗领导的新内阁正式启动,日本金融市场已迅速作出反应——日股上涨,日元贬值。
日本国家债务规模已超1317万亿日元,超过名义GDP的两倍。
高市早苗站在了一个历史转折点,她所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经济的重重挑战,还有复杂多变的国际外交舞台。
她的当选打破了日本政治的天花板,而她能否带领日本经济打破停滞的魔咒,世界正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