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在美俄会谈前企稳,反映了供应增加预期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博弈。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供应端:OPEC+增产与俄罗斯出口韧性1. OPEC+加速增产 8月3日,OPEC+决定9月日产量再增54.8万桶,提前一年终结2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这一决定旨在争夺市场份额,沙特、阿联酋等核心成员国的闲置产能(约320万桶/日)为增产提供支撑。然而,7月实际增产幅度因伊拉克减产及库尔德油田遇袭而受限,显示内部执行力度存在分歧。2. 俄罗斯出口结构调整 尽管美国对俄实施二级制裁(如威胁对印度买家加征关税),俄罗斯仍通过折扣原油(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贴水约3美元/桶)和灵活运输(如中小型油轮STS换装)维持出口韧性。2025年上半年,印度日均进口俄油175万桶,占俄海运出口的47%。此外,俄罗斯与巴西、土耳其等国的能源合作(如稀土金属项目)也在推进,部分抵消制裁影响。 二、地缘政治:美俄会谈与中东风险交织1. 美俄会谈的关键影响 8月16日阿拉斯加会谈聚焦俄乌停火可能性,若达成协议,可能缓解对俄制裁并恢复黑海航运。例如,美方已同意帮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渠道,前提是俄方解除对相关金融机构的制裁限制。市场对协议的预期推动油价从上周近5%的跌幅中反弹,WTI原油打破连续七日下跌趋势。若谈判破裂,供应中断风险可能引发新一轮波动。2. 中东局势的潜在威胁 尽管8月暂无重大冲突,但以色列与伊朗的对抗(如6月互相袭击能源设施)仍构成尾部风险。霍尔木兹海峡承担全球20%的石油运输,若伊朗封锁该通道,可能导致油价飙升至80美元/桶以上。此外,OPEC+内部对增产节奏的分歧(如哈萨克斯坦超产)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三、需求与库存:短期支撑与长期压力1. 美国库存超预期下降 截至8月13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1147.3万桶(预期-179.4万桶),库欣库存下降99.5万桶,反映炼厂备货需求旺盛。汽油库存降至年内低位,馏分油库存减少430万桶,显示夏季驾驶季需求韧性。但中长期来看,美国原油产量维持在1343万桶/日高位,钻机数量虽环比下降,但产能释放仍需时间。2. 印度需求调整与全球贸易摩擦 印度为应对美国关税(对俄油买家加征25%关税),正推动进口多元化,2025年前4个月自美原油进口同比增长66.7%。但短期内,印度炼油厂仍依赖俄罗斯中质含硫原油(占进口量35%-40%),转向中东或西非原油需支付更高溢价。此外,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引发经济衰退担忧,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70万桶/日,创2009年以来最低。 四、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多空博弈下的企稳1. 投机头寸与机构观点 截至8月5日当周,WTI原油投机性净多头持仓减少1.02万手至2.31万手,空头头寸攀升至历史高位。瑞银预计布伦特原油2025年底跌至62美元/桶,主要因巴西、圭亚那增产及印度需求疲软。但StoneX分析师指出,WTI在75美元关口的假突破形成“看空吞没”形态,潜在目标位下探60美元。2. 地缘风险溢价的重新定价 尽管OPEC+增产施压,市场对美俄会谈的不确定性(如能源设施停火协议)和美国制裁执行力度的担忧,使得油价在64-69美元区间震荡。例如,若印度被迫削减俄油进口,可能导致全球供应缺口扩大,推动油价反弹至75美元以上。 五、未来关键变量1. 美俄会谈结果:若达成停火协议并解除部分制裁,俄罗斯原油出口可能增加30-50万桶/日,压制油价;若谈判破裂,地缘风险溢价或推升油价至75美元以上。2. OPEC+执行力度:9月实际增产是否达标(尤其是沙特、阿联酋)将影响供应预期。3. 美国通胀与货币政策:8月CPI数据若超预期,可能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间接支撑油价。4. 印度采购策略:印度能否在21天内调整进口结构,减少对俄油依赖,将影响全球贸易流向。综上,原油价格在供应增加与地缘政治交织下暂时企稳,但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OPEC+实际增产、美俄谈判进展及全球需求复苏力度。市场需警惕突发事件(如中东冲突升级或制裁加码)引发的剧烈波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