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时,科学处理能快速止血并避免风险,核心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 一、要做的3件事(正确操作)1. 前倾低头:让孩子身体前倾、头部稍向下低(而非仰头),用纸巾或干净纱布轻托鼻翼下方,接住流出的鼻血,避免血液倒流进喉咙引发呛咳或呕吐。2. 按压止血: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孩子鼻翼两侧(鼻孔上方约1厘米处),持续按压5-10分钟(中途不要频繁松手查看),通过压迫鼻腔内血管达到止血目的。3. 冷敷辅助:用冰袋或冰毛巾(裹一层布,避免冻伤皮肤)敷在孩子鼻梁处,低温可收缩鼻腔血管,帮助减缓出血速度。 二、不要做的3件事(错误操作)1. 不要仰头:仰头会让血液顺着鼻腔后方流入咽喉、食道甚至气管,可能导致孩子呛咳、恶心,若流入气管还可能引发窒息风险。2. 不要塞纸巾/棉签:随意往鼻腔里塞纸巾、棉签,可能损伤鼻腔黏膜,还可能留下纤维残留,增加感染或再次出血的概率。3. 不要用力擤鼻/抠鼻:止血后1-2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用力擤鼻子、抠鼻孔,也避免剧烈跑跳,防止刚愈合的血管再次破裂出血。若孩子流鼻血持续超过20分钟仍止不住、频繁流鼻血(如一周多次),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鼻腔结构异常、凝血功能问题等潜在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