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在北京开幕。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通过展示成果、发布报告、促进交流等方式,释放出诸多全球供应链的积极信号。具体如下:展示供应链成果,强化国际合作信心: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美国苹果公司携手3家中国供应商参展,欣旺达展出自主研发的磁悬浮输送产线。众多企业通过链博会展示实力与成果,体现了全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紧密,强化了国际合作信心。发布相关报告,显示整体发展向好:中国贸促会对外发布了《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和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报告指出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国际经贸规则更加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等,积极因素占据上风。同时,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显示,2018年至2024年,促进、连接、创新和韧性4个指数值均有所提升,说明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供应链合作创新:链博会为各国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贸易、投资、合作、创新与交流。预计有超过100项首发首秀首展,比上届增加10%。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链博会能联结经济、商业和人民,塑造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幕式上还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呼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强调合作共识,助力供应链韧性提升:面对全球供应链韧性相对脆弱这一问题,链博会与会各方达成共识,认为需要通过更开放的贸易环境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扰动,主动建立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德国西门子公司展示了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实现快速建厂和高效投运,为中国企业海外工厂建设提供参考,体现了企业在提升供应链韧性方面的实践,也为全球供应链韧性提升提供了经验借鉴。促进互联互通,引导全球供应链发展: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国通过这一平台强化与世界的互联互通,积极推动更加稳定、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这对当前遭遇地缘政治紧张、保护主义抬头的世界经济而言,是一种正向引导,有助于引导全球供应链朝着更高效、更公平、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