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民办小学招生报名情况创下6年来新低,245所民办小学提供42862个学位,报名儿童24337人,相比2024年,报名人数减少4815人,招生学校减少2所,学位数量减少2119个。从2020年到2025年,招生学位数量从71879个降至42862个,“瘦身”40.4%。以下是对该现象的具体分析: 原因政策因素:2020年开始,广州施行“公民同招”“公参民”脱钩、压减义务教育民办占比等政策,民办小学进入下行区间。民办小学实施100%摇号招生政策,削弱了民办学校的精英教育优势。白云区还发布规定,2025年6月20日起,转学进入白云区九年制和十二年制学校的小学生,没有6年完整小学学籍不能直升,这对民办初中扎堆的白云区招生有直接影响。各区教育局对民办小学招生定位是解决本区适龄儿童入读需求,跨区招生比例持续缩减,也限制了民办小学的招生范围。生源因素:“少子化现象”导致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招生工作。学校竞争力因素:随着广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推进,公办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学条件也得到了优化,相比之下,民办小学在硬件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不占优势。集团化办学提升了薄弱公办学校的办学实力,教育系统不断开启公招,教师集中考编流向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师队伍难以稳固。部分民办学校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而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的民办学校更具性价比,使得广州民办小学对家长的吸引力降低。 影响民办小学方面:民办小学招生形势严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民办小学面临生存压力,只有具备特色与优势,注重教育质量与口碑的学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民办学校将逐渐从教育发展的主力军,转变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家长方面: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更加注重质量与个性化,会更加谨慎地权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利弊。如果没有特殊的教育需求,家长优先考虑公办学校可能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趋势未来,民办小学的招生形势将面临数量持续缩减、质量提升和定位变化三大趋势。在教育市场自我调节和家长教育选择理性回归的双重作用下,民办小学需不断更新观念,重视教育质量提升,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
|